丁蟹效应是股票市场上与香港演员郑少秋有关的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指的是从郑少秋于1992年在电视剧《大时代》中饰演“丁蟹”这一角色开始,凡是播出由其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A股均会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
甚至郑少秋女儿郑欣宜也被指与爸爸郑少秋同样,有剧播映必定令香港股市狂泻。2008年10月20日,情景喜剧《毕打自己人》首播,就有股民投诉说该剧的播出使香港恒生指数再次呈现每一日下滑的趋势,许多网友戏称郑欣宜是“丁蟹效应2.0加强版”。
关于丁蟹效应产生的原因,人们多认为与一种心理学现象——“自我应验预言”有关。自我应验预言是指如果个体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期,那么这件事的发生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这一现象有两种解释:一个解释是预期会影响到动机,例如你如果预期这次的数学考试很难,你再怎么读也不可能及格,那么你将会宁愿读英文也不碰数学。另一个解释是不愉快的经历(想成功却失败了的经历)更容易遗忘(情绪自我保护机制),于是个体感受为越想成功越容易成功,悲观、自毁倾向的个体反之。
自我应验预言在丁蟹效应中主要表现为在前几 次“郑剧”的播出巧合地遇到股市下跌的情况之后,由于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特殊股坛现象,生怕相关效应必定灵验,从而导致他们手中的证券投资将会下挫,于是部分投资者便进行非理性的减仓,使证券市场出现暴跌。同时,投资者可能仅是为了去“配合”丁蟹效应的实现而对股市和“郑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选择记忆,也就是说,投资者对部分“郑剧”播出并且股市有所上涨的情况采取了不自觉的忽视而对“郑剧”和股市暴跌同时发生的情况更为敏感,从而逐渐形成了丁蟹效应的传言。虽然许多人认为心理因素是丁蟹效应的主要成因,仍有一些反对的意见,上海新泰厚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桑东亮认为心理因素在丁蟹效应的成因中可以忽略。桑东亮认为,就大陆市场而言,知道该效应的人并不多,欧美股市知道该效应的人更少,心理因素至多影响香港市场,因此全球股市和A股市场的走势应该与丁蟹效应关系不大。
根据桑东亮的分析,丁蟹效应的出现与其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郑少秋成名和高产的20年正处于股市的动荡时期。比如1994年以来,香港和全球市场经历了香港回归之前的市场震荡,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裂,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和2010年以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些经济事件和政治事件在这二十年内的集中爆发,才是丁蟹效应出现的必然原因。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news/2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