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交易黑平台一直属于业内的一颗毒瘤,最近几年媒体都有曝光很多黑心平台坑害投资者的例子。在2011-2012年全国交易所清查整顿后,中国式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投资者面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而今年对于贵金属交易所来说可谓是经历了一场生死劫。从2011年38号文的发布到如今,从央视3.15曝光的黄金之星到9月18日被迫关闭的黄金佳为止,全国各地共关闭了200余家各类交易场所。那么究竟这次的整顿的导火线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以得到那些信息呢?就让小编带你来一同回忆这场贵金属交易所的整顿“风波”吧…….
2014年交易所整顿的“导火索”是什么?
从以往经验来看,当市场上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时,国家政策层面的整顿是必然的。以下几个事件是主要的导火索:
●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对现在热炒的“现货白银投资”进行了曝光,发现市场上很多所谓的现货白银投资实际上是一场对赌游戏。天津利安达、欣其益、广东中梵、黄金之星、新天地、青岛银嵘6家公司上了黑名单。这本身就在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新一轮国家层面上的大规模整顿即将开始。
● 3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维权者聚集在天津融金汇银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融金汇银)上海分公司大楼,拉起横幅维权:“骗子平台”、“还我血汗钱”。
● 6月10日,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民泰贵金属被曝出在软件交易贵金属时操控后台导致用户亏损,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数十位投资者在大智慧上海总部大楼前拉横幅维权。
● 8月4日,数十名通过江苏大圆银泰贵金属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炒现货白银的投资者向《大众证券报》投诉,大圆银泰虚假交易令这些维权投资者蒙受至少2000万元损失。
上述事件仅是几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全国各种电子交易场所中,这种“坑、蒙、拐、骗、逃”的各类违法违规事件屡屡发生。
那些年要了交易所命的文件都有哪些?
1.28号文:用3个月时间彻查各类交易所
中国证监会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2014年6月底发出《关于开展各类交易场所现场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28号文》),决定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各类交易场所集中开展一次现场检查。目前,各地区的现场检查正在进行中。
根据《28号文》规定,此次现场检查内容是交易场所的设立审批、业务运行、内部管理是否符合《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以及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布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重点是交易品种、交易方式、投资者人数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非法证券期货交易。
2.38号文:痛苦的记忆
2011年11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因该红头文件为“国发【2011】38号”,业界称之为“38号文”。由证监会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拉开序幕。
38号文规定,除依法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期货监管机构批准设立从事期货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单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
3.301号文
2011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和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黄金(1222.66,0.14,0.01%)交易所或从事黄金交易平台管理的通知》(银发〔2011〕301号),对中国当前热情高涨的黄金交易进行规范,其中明确指出,禁止自设“黄金交易所”进行违法交易。除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外,任何地方、机构或个人均不得设立黄金交易所(交易中心),也不得在其他交易场所(交易中心)内设立黄金交易平台。
那些年为啥我们能轻易落入黑平台交易陷阱的?
熟人“作案”
古语云“人不信人,枉为人”,更何况是熟人。但可能是对熟人的过于相信,导致误入投资陷阱。比如文章中提到的银行客户,其实就是相信了熟识的理财经理的介绍才“安心”投资了贵金属产品。同时,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一些不正规的居间商也会动员其客户拉拢更多的投资者并给予一定额度的返佣。
高收益诱惑
“高收益,高风险”,屡说不止,投资者却并未在意,还是义无反顾地奔着高收益撞得“头破血流”。贵金属投资习惯于进行一系列虚假宣传,夸大投资收益率,诱导投资者进行投资,而投资人轻信了他们的承诺,在没有足够专业人士帮助或者指导的情况下亏掉了本金。特别是动辄20%及以上的收益,很多高收益的投资产品都很难达到,而白银投资这类对赌式交易,更让高收益只是一种可能性。
不具备专业知识
其实,白银投资交易操作相对复杂,非专业的投资者难以很好地把握,需要从数据源、汇率情况以及影响价格波动的国际市场状况去综合判断贵金属的报价。但是有一些贵金属交易黑平台,是某些个人或者公司私设的虚拟交易平台,其价格不与国际行业市场接轨,而是私自设立报价规则,如按国际即时金银价、汇率的浮动报价,投资者进行交易,资金不进入银行三方存管账户,而是进入私人账户,整个交易后台有专人幕后操作,最终客户的交易只是一个数字游戏。
为啥黑平台老出现:爱恨情仇皆是做市商惹的祸!
国内现有OTC市场存在几个问题
1、难以有效监管。场外交易交易所多为非集中市场,交易灵活但各自分散,没有统一的交易时间、交易规则和交易秩序,各自独立的做市商分别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联系和交易。各自为战的市场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2、对冲机制是做市商进行风险控制的基本方式,而有些公司未设对冲通道或不规范操作,与客户形成对赌的关系,甚至操纵盘面,形成巨大风险。
3、相当多的机构根本不具备做市商的条件,资金实力和商品库存远远达不到做市的能力,自己购买一个交易系统就招揽客户进行交易。
4、谁来监管?按照有关规定,如果纯从现货交易的角度考虑,商务部是现货交易市场的主管单位,工商、公安、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现货交易市场进行监管。然而,实践中往往是,有关部门之间职权不明,监管混乱却时有发生。
看西方:美国禁止贵金属OTC交易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 市场对于金融衍生品过度杠杆化的批评日益加剧,多数投资者认为那些金融机构是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推波助澜者,甚至是罪魁祸首。去杠杆化、收紧金融衍生品交易规则、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呼声此起彼伏。
2010年6月25日美国国会两党就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最终文本达成一致。此法案被命名为多德弗兰克法案。当时最令人关注的是,在多德弗兰克法案中,取消了贵金属柜台交易。该法案规定2011年7月15日起禁止美国公民进行所有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柜台交易,这意味着此后场外交易黄金、白银都是违法的。为了遵守该项法案,美国OTC交易商、投资者不得不从7月15日下午5点起停止贵金属交易。相应的所有公开贵金属持仓头寸也将关闭。
此外,该法案禁止大部分外汇零售柜台交易。作为该法案的一部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2010年年初发布对公众的征求意见稿,对包括杠杆比例在内的多个交易方面提升监管等级。CFTC的提案设想中一度希望将零售外汇账户的保证金比例降至不超过10:1,但受到经纪商与投资者的一致反对。最终,CFTC在8月底公布的零售外汇市场规则最终版中将该比例设于50:1,并于2010年10月18日正式生效。
OTC即做市商交易,包括境外盘的伦敦金、黄金现货都属于OTC,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等交易所的贵金属品种也属于OTC。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redian/1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