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古老、最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20世纪初提出,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两国之间货币的内在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由于一国汇率的变动原因在于购买力的变动,而购买力变动的原因在于物价变动,这样汇率的变动归根到底就由两国物价水平比率的变动所决定。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在提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之后,又提出了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即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物价水平变动率之差。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实用价值。
(3)成本平价理论。前面讨论的购买力平价,都是一种价格平价,一方面价格会影响汇率,另一方面汇率也会影响国内物价。所以只从价格讨论汇率的决定是不够准确的。相比之下,成本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要小得多,以成本平价来讨论汇率决定是比较适宜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应会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汇率变动所抵消。举一个汉堡包的经典案例:如果汉堡包在美国值 200 美元一个,而在英国值 100 英镑一个,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一定是2美元/每英镑。如果现行市场汇率是 17 美元/每英镑,那么英镑就被称为低估通货,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此理论假设这两种货币将最终向 2∶1 的关系变化。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不足在于其假设商品能被自由交易,并且不计关税、配额和赋税等交易成本。另一个不足是它只适用于商品,却忽视了服务,而服务恰恰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差距的空间。另外,除了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差异之外,还有其他若干个因素影响着汇率,比如:经济数字发布、资产市场以及政局发展等。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购买力平价理论缺少事实依据来证明其有效性。90 年代之后, 此理论似乎只适用于长周期(3~5年),在如此跨度的周期中,价格最终向平价靠拢。
二、国际收支平衡理论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的学术渊源是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是由英国人戈逊于1861年提出的。他认为,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当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外汇汇率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外汇汇率上升。外汇的供求是由国际借贷引起的,而国际借贷的产生源于一国的外汇收入和支付,所以戈逊的学说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说。现在国际收支学说是由美国学者阿尔盖在1981年提出的,该理论的特点是把国际收支的均衡条件应用于外汇供求流量分析。
在国际收支说中,影响均衡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国内外的国民收入、国内价格水平、国内外利息率以及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
国际收支学说的内涵是:当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时,进口会随之增加,国际收支就会出现赤字,从而导致外汇市场外汇需求大于供给,本币贬值;当外国国民收入增加时,本国出口增加,国际收支会出现盈余,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外币贬值。当本国物价上涨或外国物价下降时,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本币贬值;反之亦然。当本国利率上升或外国利率下降时,国外资本流入增加,从而导致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或本币的需求大于供给,本币升值;反之亦然。如果对未来外汇汇率看涨,人们就会大量买进外汇,外汇就会升值。
不过在实际上,事情并非如此单纯,调高利率也不见得会产生资金净流入。正确一点来说,央行所能调整的利率是单纯的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较高的国家才能吸引资金流入,使货币升值(所谓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国际收支说在运用供求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因素纳入汇率的均衡分析,它是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在浮动汇率制下的变形,至今这一理论仍被人们广泛运用。不过,它与购买力平价理论一样,主要侧重于贸易商品和服务,而忽视了全球资本流动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在其《货币改革论》一书中首先提出,后经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发展而成。该学说主要研究国际货币市场上利差与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关系。
利率平价说的主要观点是:由于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投资者为获得较高收益,就将其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如甲国的利率水平高于乙国,投资者就会把资金从乙国调到甲国。为避免汇率风险,投资者一般按远期汇率把甲国的投资收益变为乙国货币,并将此收益与在乙国投资所得收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两国投资收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直到通过汇率的调整,两国的投资收益相等时,国际间的资本移动才会停止。
利率平价规定,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升值(贬值)必将被利率差异的变动所抵消,即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的利率之差。例如,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将在远期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将在远期升值。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无证据表明利率平价说仍然有效。与此理论截然相反的是,具有高利率的货币通常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因对通货膨胀的远期抑制和身为高效益货币而增值。
四、汇兑心理说
汇兑心理说是从主观心理方面说明汇率变动的一种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达里昂于1927年提出。
汇兑心理说以主观的边际价值论为基础。阿夫达里昂指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为了满足购买、支付、外汇投机、资本逃避等需要,这些需要是外币具有价值的基础。因此,外币的价值决定于外汇供需双方对外币所作的主观评价。外汇供给增加,边际单位的效用就递减,个人所做的主观评价就降低。虽然个人对外币的主观评价不同,但在外汇市场上供需将达到均衡,供需均衡时的价格就是实际的汇率。这种评价是主观的,但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贸易收支、资本流动、投机状况等。
汇率理论史上的国际借贷说和购买力平价说分别以外汇数量的多少和本外币币值的变化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而汇兑心理说则独树一帜,用心理因素解释汇率的变动。尽管汇兑心理说是以人们主观评价作为汇率决定和变动的基础,但投资者正是根据各自的心理预期来决定资本转移的数量和方向的,从而对外汇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汇兑心理说是较早把预期因素导入汇率分析的,为二战后的预期理论奠定了基础。
五、资产市场理论
资产市场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外汇决定理论。该理论是在国际资本流动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特别重视金融资产市场均衡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资产市场说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是一般均衡分析,它较之传统理论的最大突破在于它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汇率决定的分析。在这些市场中,国内外市场有一个替代程度的问题。而在一国的三种市场之间,则有一个受到冲击后均衡调整的速度问题,由此引出了各种资产市场说的模型。资产市场说包括货币论和资产组合平衡论。
资产市场理论有助于补充利率平价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缺陷。此理论的基本假定是:资本流入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即购买该国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将会增加该国货币的需求量。此理论的支持者们指出,投放于投资产品(如股票、债券)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进出口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货币兑换量。这有助于解释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现象,即日本股市和日元同时下跌,而美元和美国股市同时获利,与根据利率平价理论预测的结论恰恰相反。在该理论中,利率并非最关键的因素,商品间的相对价格也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流入投资产品市场的净资金量,它直接影响货币需求,带动货币的买卖。
金融资产(股票、债券等)贸易的迅速膨胀使分析家和经纪商以新的视角来审视货币。诸如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生产率等经济变量已不再是货币变动仅有的驱动因素。源于跨国金融资产交易的外汇交易份额,已使由商品和服务贸易产生的货币交易相形见绌。资产市场方法将货币视为在高效金融市场中交易的资产价格,因此,货币越来越显示出其与资产市场,特别是股票间的密切关联。
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产市场说取代了汇率的国际收支流量分析,成为汇率理论的主流。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redian/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