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统计,2019年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截至目前A股重要股东的减持规模已接近3070亿元,比2018年全年高出50%以上,并创出近4年来的新高,从A股历史上来看这一数据也仅次于2015年。有分析认为,今年A股减持规模的增加与今年限售股解禁规模较高有关,虽然限售股解禁并不必然意味着重要股东会进行减持,但基数的增加也会提升重要股东减持的概率。
据数据统计,2019年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截至目前A股重要股东的减持规模已接近3070亿元,比2018年全年高出50%以上,并创出近4年来的新高,从A股历史上来看这一数据也仅次于2015年。有分析认为,今年A股减持规模的增加与今年限售股解禁规模较高有关,虽然限售股解禁并不必然意味着重要股东会进行减持,但基数的增加也会提升重要股东减持的概率。
尽管从今年市场实际的运行情况来看,“减持大军”不一定都有杀伤力,不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投资者需要格外警惕以下这几类情形,包括行业性的集体减持、创始股东持续减持、概念股大股东的逢高减持等。
今年重要股东减持规模或创历史第二高
不知不觉中,今年A股的上亿投资者们已经经历了历史第二大减持”洪峰”。
A股历年重要股东减持金额(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A股重要股东的减持规模为3073.75亿元,这一数字比2018年全年重要股东的减持规模高出54.7%,并创出2016年以来近4年来的新高,从A股历史上来看这一数据也仅次于2015年。
有分析认为,今年A股减持规模的增加与今年限售股解禁规模较高有关,虽然限售股解禁并不必然意味着重要股东会进行减持,但基数的增加也会提升重要股东减持的概率。
2009年以来历年A股解禁市值规模(单位:亿元)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A股的限售股解禁市值规模达3.3万亿元,为2010年以来解禁规模最大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据Choice数据统计,2020年A股的限售股解禁市值规模将略多于今年,预计将达到3.41万亿元。
那么明年市场是否会迎来更大规模的减持“洪峰”呢?有机构的数据显示,投资者其实可以不用过于担忧。
摘自中泰证券研报
据中泰证券近期统计,自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这两年多的时间内,市场公告的减持计划有4993条,其中实际减持的比例为30.5%,也就是说计划公告减持而实际发生减持的比例仅不到三分之一。从减持股东类型看,公司高管层的减持比例是相对较高的,达到了40%,其他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其他股东,减持比例在30%左右。
此外,从历年的情况来看,重要股东减持规模相对较大的年份也通常是A股市场的牛市,例如2007年、2009年、2014年、2015年。
对这几类减持需提高警惕
虽然从今年市场实际的运行情况来看,“减持大军”不一定都有杀伤力,不过据记者梳理,在遇到以下几类情形的减持时,投资者还需格外留神。
(1)行业性的集体减持
今年来,除了概念股的短期炒作外,禽产业链、猪产业链、手机产业链、白酒、创新药、水泥等多个行业均出现过行业性的集体上涨行情。
与此同时,部分行业,尤其是周期性行业的一些公司也曾出现在股价高位集体“联手”减持的情况。
例如,得益于猪价对白羽鸡价格的带动,今年来禽产业链的几家公司着实在A股市场风光了一把。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今年9月下旬到11月初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有民和股份(002234,诊股)、华英农业(002321,诊股)、圣农发展(002299,诊股)等禽产业公司的重要股东发布了减持计划;此外在今年3月~4月的近一个月时间里,益生股份(002458,诊股)、华英农业也发布了减持计划,其中在3月6日,益生股份曾发布了一组减持计划,涉及公司高管多达9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时间段,都是禽产业链公司因产品价格大涨而一度市场热情高涨的时候。某券商农业行业分析师此前曾表示,一些禽产业链公司对今年行业的景气度如此之高也大感意外,在兴奋之余,也会担心景气热度的持续性,毕竟是周期性行业,所以忍不住会有减持的动作。
另有分析认为,相比二级市场投资者,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在掌握行业信息的能力上有天然的优势,所以当某个行业内的一些主要公司出现“联手”减持的情况时,投资者就需要多加小心。
记者注意到,在3月6日上述密集减持公告发布一周后,益生股份的股价就见到了中期顶部。与之形成巧合的是,禽产业链的其他主要公司,如民和股份、圣农发展虽然在当时没有公告减持,但也在同期见到了中期顶部。
另外,据Choice数据统计,在今年2月~3月的近一个月时间内,包括天邦股份(002124,诊股)、正邦科技(002157,诊股)、温氏股份(300498,诊股)等在内的一批猪产业链公司的重要股东也密集发布了减持计划,而这些动作也无声地释放了这些公司的股价将中期见顶的信号。
(2)创始股东持续减持
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来各类重要股东公告的减持计划累计有5000多个(包含一份减持公告内多位重要股东各自的减持计划),其中来自上市公司实控人的减持计划有近360个。
有市场人士认为,和财务投资者正常的减持需求相比,一个公司创始股东的持续减持动作会让市场感觉其对公司不是特别有信心。此外,这背后还可能隐藏着一些尚不为外界所知的秘密。
例如,和科达(002816,诊股)11月28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覃有倘、龙小明、邹明于28日与瑞和成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瑞和成拟受让上述三人持有的和科达299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9.99%,交易完成后,瑞和成将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
虽然此次公告看起来不涉及“减持”,但还是在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应:11月29日,公司股价跌停,本周一公司股价再跌5.47%。而就在11月2日,作为和科达创始股东的覃有倘、龙小明、邹明三人也曾披露了各自的减持计划。
和科达近期日K线图
此外,奥马电器(002668,诊股)去年二季度以来的“爆雷”让不少投资人还记忆犹新,而“先知先觉”的创始股东蔡拾贰其实早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就持续对奥马电器进行了减持。据Choice数据统计,2017年三季度末,蔡拾贰持有奥马电器股份的比例为10.65%;而到了2018年1月末,在经过持续减持后,其持股比例已降至7.65%。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奥马电器十大股东中已经见不到蔡拾贰的名字。
而近年来,在股价“爆雷”前创始股东已“金蝉脱壳”最经典的案例,可能非乐视网贾跃亭的高位套现莫属。公开信息显示,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间,贾跃亭先后通过减持、股权转让等方式累计从乐视网套现超百亿元。
(3)概念股大股东逢高减持
在不少投资者看来,概念股大股东的逢高减持可谓“吃相难看”。
今年来,市场不乏工业大麻、人造肉、区块链等短期的事件性主题,这些短线热点也催生了一些短期内能连拉几个涨停板的概念股。
然而,总有一些概念股的大股东会在市场亢奋的时候进行高位“收割”。今年以来,监管层对大股东的这类行为也格外关注。例如,在10月底区块链概念爆发之际,监管机构曾在发往多只概念股的监管函中问及是否存在利用概念炒作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
此外,今年已经有部分概念股因借机减持收到交易所的关注函,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人造肉概念股金字火腿(002515,诊股)。
在十一长假结束后的近十天内,金字火腿股价凭借迎合猪肉涨价的人造肉概念迎来一波快速拉升。就在此时,公司实控人启动了手中的“收割机”:金字火腿10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5%股权。随即深交所就此事向公司发出了关注函。
值得一提的是,金字火腿的股价也在遭遇大股东逢高减持这一盆“冷水”泼下后,被市场“用脚投票”。截至今日,公司股价已较10月22日的前期高点回调了近35%。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redian/guzhi/4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