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A股市场一场大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浮出水面,无股不押、高比例质押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随着纾困基金入场及市场逐步回暖,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出现较大幅度缓解。
去年A股市场一场大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浮出水面,无股不押、高比例质押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随着纾困基金入场及市场逐步回暖,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出现较大幅度缓解。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也积极“自救”,除补充质押、提前还款、展期等外,通过控股权转让引入战投、国资等或成为短期比较有效的解决方式。
整体质押风险逐步降低
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陆续公告表示,上市公司高比例质押风险已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据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最新数据显示,A股市场质押股数为5893.05亿股,占A股总股本9.73%;质押实际市值达4.44万亿元,占A股市值(含限售股)的8.02%。与去年年底相比,质押股数占比下滑1.3个百分点,质押市值占比下降了1.25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股权质押风险有所释放,但大股东质押风险仍较大。大股东质押方面,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统计,截至2019年12月6日,大股东质押股数5951.42亿股,大股东质押股数占所持股份7.58%,大股东未平仓总市值近2.23万亿元,与大股东疑似触及平仓市值规模相当。值得注意的是,与年初相比,大股东质押股数占比呈上升趋势。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目前股权质押风险缓解,一方面得益于我国成立各类纾困基金有效缓解目前触及平仓线的质押盘。另一方面,2019年以来A股估值逐步得到修复,股权质押风险并不会比2018年显著增加,风险水平随着质押到期规模下降也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表示,去年以来各种纾困资金进场,化解不少公司质押高风险。此外,年初至今上证指数从2500点附近到2900点左右,从市场层面上也可以推出质押风险明显降低。
个股方面,截至目前,沪深两市超3000家公司进行了股权质押,其中质押比例高于50%的共有93家,占比为2.5%;位于30%~50%之间的有511家,占比13.9%;质押比例介于10%~30%之间的有1151家,占比31.3%;质押比例低于10%的有1340家,占比近四成。与去年相比,高比例质押公司数量占比明显减少,数量同比下降33.6%。
根据股权质押新规,上市公司全部股权质押的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50%,但仍有不少公司质押比例超过这一红线,藏格控股(行情000408,诊股)、贵人鸟(行情603555,诊股)、三六零(行情601360,诊股)与海德股份(行情000567,诊股)等10家公司质押股份占比超70%,位居高位。不难看出,虽然股权质押整体平仓风险得到缓释,但是个股质押爆仓风险依然存在。
上市公司积极“自救”
从危机公司解决质押风险的案例来看,股权质押危机爆发后,除被动减持外,不少上市公司积极自救,有的公司获国有背景资金接过实际控制权,还有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定向输血来解决资金链问题。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对上市公司来说,风险爆发后,国资入主、控制权转让可能是短期有效的解决方式,国资资金相对雄厚,也相当于政府背书。
今年7月,广誉远(行情600771,诊股)公告,公司实控人郭家学及控股股东东盛集团终止与中泰集团的合作,中泰集团原本拟通过受让东盛集团原股东股权等方式重组东盛集团。同时,东盛集团已与山西国资委旗下山西国投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东盛集团将所持公司4000万股协议转让给山西国投,后者以债权投资方式向东盛集团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
为降低股权质押风险,今年5月捷成股份(行情300182,诊股)公告,控股股东拟转让6.37%股份。今年3月,捷成股份公告,控股股东徐子泉于3月21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向国有纾困基金平台海国东兴转让5149.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减持均价为5.55元/股,股份转让所获价款将全部用于偿还控股股东股票质押贷款。
四通股份(行情603838,诊股)多名股东存在大比例质押问题,公司控股股东蔡镇城等10名股东决定通过转让部分股份的方式缓解质押风险。3月8日晚间,四通股份公告,上述股东分别与黄建平、谢悦增、邓建华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向后者合计转让18.88%四通股份的股票。
今年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实行的“股权质押新规”相当于允许股权质押“展期”和“置换”,由此成为不少上市公司暂缓风险的方式之一。12月6日晚,振江股份(行情603507,诊股)公告,公司股东博远新轩与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办理了股票质押延期购回及补充质押业务,质押到期日由2019年11月5日延长至2020年12月3日。近期西水股份(行情600291,诊股)、金海环境(行情603311,诊股)、*ST凯瑞(行情002072,诊股)、杭萧钢构(行情600477,诊股)等多家公司分别发布股份质押展期的公告。
做好转型发展才是根本
尽管股票质押水平在逐步降低,高比例质押风险防范仍十分必要。长期来看,股权质押风险如何解决仍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中长期来看,真正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需要内外发力。上市公司方面要吸取教训,修炼内功、规范经营、增强企业流动性管理与抵御外部冲击能力;监管层方面需要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进行必要规范,避免大股东风险暴露对公司流动性的影响。
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发展高级专家董晓宇博士认为,目前通过实施纾困政策,造就了大量的国资介入民营上市企业,虽然带来短期利好,确实有效降低了大股东质押风险、降低企业杠杆率,但是中长期的转型发展仍然需要上市公司自身业绩的提升来保障。国资介入的民营上市企业,除质押风险外,通常还面临巨额商誉减值、坏账、债务、诉讼等多项关联问题,民营上市企业自身仍需消化和解决上述难题。对于处于质押风险中的危机公司而言,以时间换空间仅是权宜之计,如何着眼于未来持续发展、重新焕发生机,做好转型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化解股权质押风险。10月,沪深交易所修订股份质押格式指引,强化质押风险防范。涉及如下四个方面:一是以控股股东或者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50%和80%作为质押风险分层标准,建立分层次、差异化的股份质押信披制度;二是新增股份冻结的披露要求,要求提示大比例冻结相关风险;三是股东所持5%以上股份出现被平仓或强制过户风险时,增加相关披露;四是引入“第三方”核查机制,强化“关键少数”及中介机构责任等。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redian/guzhi/4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