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央行上调短融券余额上限,允许券商发行金融债的政策落地已半年有余。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市场普遍发现,券商短融券获批发行明显提速。不少业内人士问道:券商短融潮真的来了吗?
距离央行上调短融券余额上限,允许券商发行金融债的政策落地已半年有余。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市场普遍发现,券商短融券获批发行明显提速。不少业内人士问道:券商短融潮真的来了吗?
年内券商短融券发行规模
已达4303亿元
先从一组数据一探究竟:2018年全年,仅有10家券商发行短融券,发行规模合计1425亿元。而2019年以来(截至12月12日),已有30家券商发行短融券,达4304亿元。这个规模已是去年全年发行短融券规模的3倍。这30家券商中有24家为A股上市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仅12月份以来,短短12天证券公司就发行了318亿元的短融券。发行券商包括中国银河(601881,诊股)(港股06881)证券、招商证券(600999,诊股)(港股06099)、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海通证券(600837,诊股)(港股06837)、中信证券(600030,诊股)(港股06030)、红塔证券(行情601236,诊股)、中信建投(601066,诊股)证券(港股06066)、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申万宏源(000166,诊股)(港股06806)、国泰君安(601211,诊股)(港股02611)、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华安证券(行情600909,诊股)、国元证券(行情000728,诊股)、东方证券(600958,诊股)(港股03958)、浙商证券(行情601878,诊股)和渤海证券16家券商。短融券发债节奏加快显而易见。
今年以来券商为何忙于为资本金补充“弹药”?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券商来说,补充资本金主要是源于盈利模式的转变,从依赖通道佣金业务转向以资本中介为代表的资本依赖型业务,资本金缺口加大,因此各家券商加快补充资本金、扩充资本规模,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那么,在多渠道融资类型中,短融券发行提速究竟为何?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要还是由于今年短融券余额上限获提升,在这个基础上,券商融资工具更加丰富,融资成本有所降低,也意识到逐渐提升证券行业杠杆倍数问题,逐渐助力券商业务发展。”
事实上,自2014年底《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短融券可谓是持续火爆,业内人士认为,短融券已经逐渐跃升为券商融资的重要方式。
而在今年券商发债借款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记者发现,目前至少已有15家上市券商发布今年累计新增借款超过前一年末净资产的20%(或40%)公告。
证券行业杠杆率
较2018年提升2.43%
这也就进一步提到了券商杠杆水平问题,从当前数据来看,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证券行业杠杆率达2.88倍,较2018年提升2.43%。不难看出,今年证券行业杠杆率的确有所提升。
另据中国银河证券非银团队具体分析后发现:“从ROE分解看,海通证券凭借较高的杠杆水平驱动了ROE增长,中信证券资金使用效率也优于同业。”
事实上,今年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券商提升杠杆率是当前重要方向。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美国、日本,我国的券商杠杆水平较低,这既与政策约束有关,也与负债结构、业务模式有关,比如以资本中介为代表的资本依赖型业务尚处于初步发展期,较低的杠杆率也拉低了ROE。未来券商加杠杆将是主要方向,不过加杠杆同时也带来经营风险。”
而今年6月份以来,一些政策层面就在助力头部券商杠杆经营。这包括央行上调多家头部券商短融余额上限,并允许部分头部券商发行金融债,旨通过头部券商向中小非银机构及整个金融市场传导流通性等。
中国银河证券非银团队认为:“这些监管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优化头部券商融资渠道与结构,改善融资成本,助力头部券商杠杆经营,提升ROE水平,证券行业未来要积极探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从各公司角度具体看,招商证券目前短融券发行规模最大,年内发行规模共计635亿元。短融券发行规模超过300亿元的还有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规模在200亿元至300亿元之间的券商则有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渤海证券、申万宏源、国泰君安。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redian/guzhi/4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