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位一体”的投教工作体系

  北京物资学院第十三届期货论坛・期货市场创新与教育高端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期货、证券、实体企业的相关代表,物资学院的金融专硕产业导师,领导班子,部分教师、硕士研究生与本科学生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物资学院第十三届期货论坛・期货市场创新与教育高端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期货、证券、实体企业的相关代表,物资学院的金融专硕产业导师,领导班子,部分教师、硕士研究生与本科学生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物资学院副校长刘永胜在开幕致辞时表示,2019年,物资学院迎来了第一届金融专业硕士生,重点面向国内期货和证券行业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聘请了大量的行业精英和国内领军人物,未来,北京物资学院将一直致力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和创新培养模式。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教授常清以“中国期货市场定价中心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使命”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常清表示,回顾中国期货市场产生发展历程,期货市场将承载新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对期货人才培养提出了非常严峻的要求,要加强高校之间,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结合,互相取长补短,为中国成为未来真正的定价中心努力,带领中国的民族资本和产业资本,真正强起来。

  中期协原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发表了题为“期货及衍生品高端人才培养路径”的演讲。李强提出,期货市场急需的高端人才有五个大类,即产品设计人才、投资顾问人才、交易类人才,量化风控类人才和期现结合人才。“高校培养人才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分析师是衍生品高端人才的源头。从培养路径来讲,本科阶段最好的办法是开设辅修专业,高效培养学生兴趣;研究生层次应该设立金融专硕,课程偏实务,重应用;博士层面培养路径是金融工程,立足培养产品设计和量化风控人才。”他说。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近几年期货市场的创新在进一步加快。在新时期,期货国际化彰显了中国开放的新姿态,“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是期货国际化的原则。

  中期协投资者教育部负责人以“普及期货知识,提升投资者教育水平”为题进行了发言。他表示,期货市场投资中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投资者教育是期货行业共同的义务,需要社会各方特别是高校共同参与。未来,期货行业包括协会跟高校合作大有可为,可以从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专业的讲师队伍、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展开,下一步,协会将继续探索高校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并将深化合作达到长效机制。

  大商所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还作了题为“中外衍生品市场发展与启示”的报告。他表示,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利用衍生品数量不如发达国家,这其中,外部矛盾是国家对衍生品市场的需求,与当前衍生品市场所提供的服务方式、方法和能力研究不足的矛盾。内部矛盾主要是期货从业人员的工作思维、习惯、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元、开放的衍生品市场发展形势和国际化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只有建立多元开放的市场,才能满足我们开放市场的需求。

  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投资者教育与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单磊提出,在注册制度、退市制度等市场创新背景下,系统性风险降低,非系统风险大幅增加,加强投资者教育是应对风险变化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需要构建“交易所+协会+中介机构+高校”这种“四位一体”的投教工作体系,积极发挥高校在投教工作中的理论优势和第三方优势。

  此外,论坛还举办了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诸多产业人士就期货市场创新与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与金融专硕培养定位问题、金融专硕产业导师与实践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redian/qihuo/39130.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