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周一(12月2日)欧市盘中,欧元/美元徘徊于1.10上方;美元/日元震荡上涨,最高升至109.72;英镑/美元回落,最低跌至1.2897。针对欧元、英镑、日元的走势,且看交易员的撰写的报告: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周一(12月2日)欧市盘中,欧元/美元徘徊于1.10上方;美元/日元震荡上涨,最高升至109.72;英镑/美元回落,最低跌至1.2897。针对欧元、英镑、日元的走势,且看交易员的撰写的报告:
欧元:交易员指出,欧元/美元高点接近日线图一目均衡云区底部1.1030,周五高点为1.1029,今日高点目前在1.1027,云区底部在12月趋平。
技术面来看,短期来看欧元/美元应难以收复1.1050,关键市场的表现较以往12月更为平静,没有理由预期市场状况发生改变,目前的风险意愿适合利差交易,这意味著作为流动性强的利差交易,欧元/美元将会被拖累走低。
英镑:交易员称,上周五晚间推升至1.2945,应可支持进一步涨势,周一高开,但回落至通道阻力线下方。
周线收于较薄云区的上方,但迄今为止走势让人失望,只有收于云区以及日线图通道顶部上方,才能上看1.3012关键水准。若跌破周五低点1.2879,将重回熊市。
日元:技术面来看,美元/日元三次收盘高于109.37费波纳奇技术位,增添了测试110的几率,109.37是112.40-104.46(4月至8月)跌势的61.8%的反弹水准。
交易员建议的买入价提高至109.30,高于分别为109.01和108.81的一目均衡转换线和基准线。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zimeiti/waihuifenxi/39980.html
相关推荐
-
无惧美元走强 人民币汇率持续坚挺
周四亚市盘初,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围绕前收盘价窄幅波动。周三,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报6.8764元,涨83点。当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夜盘23:30收报6.8730元,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涨64点。面对连日来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表现坚挺。
-
mt4交易平台上如何选择交易类型?
在mt4交易平台上,我们常用的交易类型有市价成交(也就是即时交易)和挂单交易两种,市价成交中含有止损定单和止盈定单,而挂单交易中则包含4个类型,即限价买单,限价卖单,止损买单,止损卖单。那么,在操作的时候,投资者要如何选择交易类型呢?请看以下介绍内容。
-
伦敦金是现货还是期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特别是黄金理财,由当初的实物黄金理财发展到今天的实物黄金、现货黄金、期货黄金、黄金期权等等投资方式。在黄金理财市场上,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伦敦金,那么伦敦金是现货还是期货?
-
黄金暴跌后反手看涨 不要被行情带偏了
周四(10月10日)随着投资者对贸易前景和英国可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的乐观人气升温,英镑兑美元创下3月中旬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美元指数跌至两周低点,日元表现最弱。现货黄金跌破1500美元,从一周高点回落超20美元,因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解,股市攀升且降息预期降温。
-
金价站上1510美元上方 中美数据回落欧洲日本遭看衰
周四(10月31日)纽约时段盘中,现货金价维持震荡上涨的走势,价格站稳1510美元关口。在周三美联储决议之后,市场的焦点重新转移到全球经济数据的表现上来,而日内中美两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这给金价带来支撑,同时市场还继续看衰日本和欧洲的经济。虽然鲍威尔周三成可能暂停降息,但仍然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因为经济前景蒙阴,而不得不再度降息。
-
风险偏好“大挪移”避险资产涨势“熄火”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资产出现轮动,一方面市场对避险资产的追捧热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风险资产价格出现回升态势。业内人士表示,宏观扰动事件有所缓和、英国脱欧前景将继续改善,使得市场避险情绪降温,而美联储经历两次降息后,风险资产受益于流动性好转也出现回暖迹象。短期来看,预计风险资产将占据优势。
-
当Libra遇上中国央行:Libra的潜力、风险和央行应对措施都在这里了
2019年6月18日,拥有27亿全球用户的社交巨头Facebook发布了加密货币稳定币项目Libra,并且吸引数十家巨头企业的支持,意图打造一个新的全球性金融体系。随之而来的是来自从美国到欧洲,到亚洲的中央银行的密切关注。各国央行纷纷发表关切。作为全球最早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工作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关注着Libra的潜在影响。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社区也对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以及央行对Libra的立场充满着疑问。
-
日本银联联手7巨子收割支付业务,率先进入“数字托拉斯”时代
近日,日本便利店7.11上线3天的在线支付系统被盗刷5500万日元,解禁3天的数字货币交易所BITPOINT交易所被盗35亿日元的比特币。接连打击,让日本用户对科技的信任感进一步下降。日本政府尚未妥协,日本供给侧还在做努力。